桃園區房地產,桃園區房地產買賣,桃園區房地產出售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桃園區房地產 桃園區房地產買賣 桃園區房地產出售 桃園區房地產待售 桃園區房地產資訊 桃園區便宜房地產 桃園區便宜房地產買賣 桃園區便宜房地產出售 桃園區便宜房地產待售 桃園區便宜房地產資訊 桃園區房地產網 桃園區房地產網站 桃園區房地產資訊網 出售桃園區房地產 出售桃園區便宜房地產 桃園區買房地產 買桃園區房地產 買桃園區便宜房地產 桃園區買便宜房地產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2022最後頁
共29584筆/共2959頁
5月住宅價格微跌 南市地政局:市場觀望氛圍濃厚2025/08/06發佈

台南市今(2025)年5月住宅價格指數來到145.97,較4月微幅下滑0.05%,但與2024年同期相比仍小幅上漲0.65%。若以住宅型態分析,大樓價格指數為151.85、透天住宅為137.83,兩者皆出現微幅回調,分別較上月下降0.07%與0.06%。整體而言,多數行政區仍處於溫和修正階段,但與去年同期相比,房價整體仍呈現小幅上揚趨勢。



台南市地政局局長陳淑美指出,5月國內景氣燈號為綠燈,信號分數為31分,較4月下滑2分。國發會分析指出,受到傳統產業需求疲軟及國內消費趨於保守等因素影響,批發零售與餐飲業營收轉弱,領先指標持續下滑,儘管同時指標仍呈現上升,整體經濟處於穩定中帶有不確定性。



在交易動能方面,全市5月建物移轉棟數為1,738棟,較4月減少1.70%,較2024年同期則大幅衰退38.87%,顯示購屋需求正逐漸趨緩,市場觀望氛圍明顯升溫。其中,東區表現尤為亮眼,交易量單月成長高達59.05%,佳里區亦有51.28%的顯著增幅。不過,安平區、安南區與佳里區等地則出現交易量腰斬的情況,跌幅超過5成,呈現區域表現兩極化。


圖片住展雜誌提供

區域房價表現方面,佳里區價格指數下跌0.22%,為本期跌幅最大,安南區與仁德區也各自下滑0.16%。相對而言,歸仁區、善化區、南科區、南區、東區及新市區則維持微幅上漲,漲幅介於0.03%至0.24%之間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漲幅前三名分別為南區3.46%、新營區3.04%與中西區1.59%,但整體漲幅已有明顯收斂。



交易熱區部分,東區以334棟蟬聯榜首,永康區與南科區各有164棟,表現穩健。其中南科區的新建案在本期集中完成第一次移轉登記,棟數達101棟。值得注意的是,自去年7月以來,全市預售屋實價登錄申報件數已逐步下滑,本期相較去年同期更大減88%,反映出買氣疲弱與市場保守態勢。



整體而言,台南房市目前呈現「價跌量縮」格局,區域房價因建設時程與市場需求不同,呈現漲跌互見。儘管經濟基本面仍屬穩定,但房市受政策影響及國際政經不確定性干擾,短期內仍面臨修正壓力。地政局提醒有意購屋者應審慎評估,避免貿然進場,有關最新住宅價格指數資訊,可至台南市政府地政局網站查詢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淡水區人口持續移入,待售新成屋數量年減1,241戶去化快2025/08/06發佈
根據最新低度用電統計資料,新北市過去一年待售新成屋數量增加175戶,2024年第四季新北市待售新成屋數量大致較前一年度的同期持平,不過區域間卻出現明顯變化,淡水區表現亮眼,待售新成屋數量從2023年第四季的3,331戶大幅下降至2,090戶、年減1,241戶,顯示當地房市去化速度加快,房仲業者推測應與淡江大橋興建計畫順利與淡海房價CP值高吸引民眾入住有關。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林三淡早年因為大型重劃區的大量供給開發,空置率抑制房市發展,不過三峽北大特區的空置率改善速度最快,林口空置率後續也大幅改善,之後三峽與林口房價跟著景氣走揚,不過大台北地區房價上揚後,淡水地區房價CP值更被凸顯,加上淡江大橋進度明確,成為新北房市的一個亮點區域。



整體來看,新北市重劃區開發型態的區域,待售新成屋供給量出現增加。三重區待售新成屋數量年增503戶;板橋與新莊分別增加418戶與258戶,其中又以板橋區的待售新成屋數量居新北市之冠,共計有3526戶,林口區則是年增178戶。



曾敬德表示,待售新成屋統計方式為屋齡5年內、仍維持第1次登記且有銷售可能性的住宅進行統計,由於許多案子裡面都有合建成分,有可能地主分回沒自用也沒出租,也是有可能被歸入低度用電的待售新成屋,目前市場上並未感受到待售新成屋數量增加帶來的賣壓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日均人流僅1.2萬「硬塞百貨影城」 專家痛批:把鳳山人當盤子 不如改做「全台最貴國民運動中心」2025/08/06發佈
房市示意圖

日均人流僅1.2萬「硬塞百貨影城」



專家痛批:把鳳山人當盤子 不如改做「全台最貴國民運動中心」



斥資25億元打造的高雄鳳山車站「空中鳳城」,以其獨特的古城造型與複合式商場規劃,曾被視為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。然而,這座原定2023年開幕的指標建設,卻因三度招商流標陷入營運困境,甚至被譏為「最貴蚊子館」。台鐵雖已調降權利金至4.5億元,並承擔前15年房屋稅,仍難吸引業者進駐,背後反映的不僅是招商條件問題,更是整體定位與市場現實的嚴重脫節。



「空中鳳城」以鳳儀書院燕尾屋脊為設計靈感,重現消失的北門城樓意象,硬體規劃確實吸睛。



然而,台鐵忽略了一個關鍵現實:鳳山車站日均進出僅1.2萬人次,遠低於高雄車站的10萬人次,且缺乏高鐵或捷運共構的客流加持。更棘手的是,原先寄望導入人流的捷運青線計畫可能胎死腹中,而鄰近的三井LaLaport預計2026年開幕,將進一步瓜分消費市場。



商業投資講究「人潮=錢潮」,但台鐵卻誤將「鳳山人口36萬」直接等同「商場成功保證」。



事實上,鳳山雖是高雄最大行政區,消費主力仍集中於傳統商圈,車站周邊尚未形成足夠的商業聚落。高市府雖解決釘子戶問題、改善交通動線,但基礎運量不足的問題仍未解。



誰需要第二個百貨公司?台鐵最初將「空中鳳城」定位為「百貨+影城+婚宴會館」的綜合商場,卻未考量市場飽和度。鳳山既有大東藝術中心、衛武營等藝文據點,消費模式偏向社區型,而非大型百貨所需的跨區客群。業界人士直言:「與其複製台北車站模式,不如發展特色市集或青創空間,更能契合在地需求。」



此外,招商策略也顯僵化。



台鐵堅持「整棟出租」模式,要求業者一次性承接高達1.3萬坪的空間,並負擔龐大裝修成本。相較之下,高雄車站商業大樓改採「分區招商」,降低單一業者風險,反而更具彈性。



若要挽救「空中鳳城」,台鐵需徹底翻轉思維:



1. 重新定位:與其強推百貨影城,不如結合鳳山文史特色,引入「鐵道博物館」、「在地創生基地」等獨特元素,打造差異化體驗。



2. 分階段營運:參考日本「站城一體」開發模式,先以快閃店、主題展活化空間,逐步培養客群後,再引進主力店。



3. 交通整合:加速推動捷運青線,或至少建立與現有橘線的接駁系統,提升可及性。



公共建設不能只有華麗外殼,「空中鳳城」的困境,暴露出台灣軌道經濟的普遍問題,重硬體輕營運、重開發輕定位。台鐵與高市府若持續以「降租金」作為唯一解方,恐難扭轉頹勢。真正的起死回生之道,在於傾聽市場聲音,將這座華麗地標從「台鐵的商場」轉型為「鳳山人的客廳」。畢竟,再美的建築若無人使用,終究只是昂貴的裝飾品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交屋潮大量來襲 南二都空屋率逼近史上最高點2025/08/06發佈
去年下半年南二都空屋率均寫下統計以來第二高。(記者徐義平攝)

日前內政部發布最新低度使用(用電)統計資訊,攤開全國、六都最低度使用住宅占整體房屋稅籍住宅數量比率、俗稱空屋率,去年下半年全國空屋率約9.79%,距離最高時、2009年的10.68%,仍有一段距離,但南二都最新空屋率則逼近史上最高點,去年下半年紛紛寫下統計以來第二高紀錄。



根據該統計資訊,全國、六都空屋率最高時間點主要落在2009年、2010年等兩個年度,該時間點、大台北以外的四都,空屋率均10%起跳,主要落在10.77%至12.24%間。



再觀察最新發布資訊,去年下半年台北市空屋率約7.09%、新北市約7.45%、桃園市約9.34%、台中市約9.09%、台南市約10.62%,以及高雄市約10.79%,其中南二都是少數去年上、下半年空屋率均突破10%的都會區。



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,空屋率持續挑戰歷史紀錄,但值得憂心的是近幾年大量交屋潮墊高住宅供給量,且年年創新高的前提下,空屋率還緩步向上,顯見空屋的總量有多驚人,另外則是產業、資金南移的風潮下,空屋率的內涵已經跟從前不同。過去中南部有許多尚保留稅籍但屋齡、機能都不符使用的住宅無效供給,空屋的風險其實不高,頂多是社區安全、住宅安全的議題,但現在高空屋比的重心移至新成屋族群,代表的恐怕是沉重的市場壓力及金融風險。



至於,統計以來南二都最高的空屋率時間點均落在2009年,台南市最高約10.77%、高雄市最高約11.17%,對比最新統計,去年下半年台南市距離最高點僅差距0.1個百分點,高雄市距離最高點僅差距0.38個百分點,反觀其它四都距離最高點仍有一段差距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去年上半年景氣大好,空屋率應該明顯修正,不過近年因新建案交屋數量增加,加上房貸排撥影響交屋時間,以及裝潢也需要時間完成才能入住,推估短期空屋率因而增加,不過未來還要觀察房市交易遲滯,是否影響空屋率攀升,進而對房市產生抑制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台中海線建商爆財務危機!全面停工「4案近百住戶」欲哭無淚…不會是最後一家爆雷倒閉,問題出在哪?2025/08/06發佈

政府限貸令,打炒房也打倒不少建商,繼花蓮、嘉義等地有建商倒閉、預售屋爛尾,更傳出桃園老牌營造廠在6月初發出承包的10處工地,因資金出現缺口,全面停工。 現再傳出台中海線有營造背景、知名度頗高的建商,在7月31日向協力廠商發出公告指出,因資金周轉困難,即日起全面暫停施工,工程款協調會延後3個月再行通知。 據悉,這家知名建商曾在北市文山區推出建案,2017年前進中台灣,目前手中有4案,包括1廠3住宅,分為位在沙鹿、龍井及雲林斗南等地,影響總戶數近百。



銀行雨天收傘,今年買房、預屋交屋、辦貸款的房客個個喊苦,房貸遲遲下不來該怎麼辦?建商也受信用管制,銀行款項貸不下來,財務紛紛爆雷。



資金周轉困難 暫停所有工務



台中某營造公司緊急協力廠商發出公告,首先致上十二萬分歉意,周告所有長期以來支持公司所有相關工程建設的協力廠商,因近年政府政策影響,直接導致不動產市場相關產業經營難度增加,於今年7月31日遭遇資金周轉困難,導致未能順利銜接各項工程款款的兌現。



該公司指出,為了永續經營及當責處理,即日起暫停工務所所有工程施工,預計於3個月內會另行通知給付工程款協調會日期,敬請各協力廠商靜待通知。


建商倒閉,台中海線,沙鹿

建商倒閉,台中海線,沙鹿

建商突然停工風暴,引起預售戶與投資人擔憂,台中海線房地產市場陷入緊張。據悉,該公司住宅案主打中小坪數、價格親民,吸引不少自住客,現工程喊卡,將影響交屋及買方權益。



消費者貸款難 建商資金出現缺少



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表示,該建商目前在沙鹿及雲林斗南的建案正在交屋,問題應該是出在購屋者貸款難,導致建商資金出現缺口,影響下游協力廠商的付款,而出現了跳票,只好發出公告。



「這次比2016年還慘!」他說明,2016年房地產景氣同樣低迷,但當時建商仍然能蓋房,只是沒有人買房,「這一波即便建商蓋得下去,卻因消費者無法如期向銀行貸到款,或是貸款期拖太長,在以前3個月了不起可以拿到款項,現在6個月銀行還不能給。」



「另外,以前消費者買房要支付3成房款,現在很多建商喊出只要支付2成,在銀行限縮房貸下,想要拿到8成貸款相當困難,特別是收入不夠時;當消費者有資金缺口,要搭配其他信用貸款,或是去借款,影響建商收款,再加上自己本身資金有缺口。」



他指出,這波的限貸對資金雄厚、有20年以上經驗的大型建商問題不大,對於只有5~10年、仍在擴張(上升)的建商就會比較辛苦。因為他們在蓋一個案子後,就會養2個或3個案子,需要的資金要比較多,當交屋不順利時,就容易產生資金缺口而軋不過來。



桃園也傳停工 承諾不會爛尾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,今年紛傳營造業者倒地,如北台灣老牌營造廠高田營造在今年6月,突發通知旗下承攬10工地同時停工,桃園市政府立即全面盤點高田在桃園市承攬的建案,其中宣布停工的4案,其中2案已完工。



另2案施工中將會協助變更承造人,起造人承諾不會爛尾,高田在桃園還有6工地持續運作,市府也承諾會持續追蹤確保工程順利。



她指出,前幾年新案遍地開花,在進入史上最大交屋潮後,政府打房後座力逐漸浮現,加上利率節節攀升,業績搖身一變成業障,對於建商端來說,一有開發成本與開工限期壓力等緊箍咒;二有購屋人擔心貸款不足成為常態,購屋意願無法提升。



台中全台案量最多 房市確已走軟



因下半年景氣不樂觀,恐怕災情將超乎想像。在這波市場調整後,恐怕將出現大者恆大的狀況,日後大業者將更具有價格主導權,消費者將更顯弱勢,也意味著以後的政策打房恐怕更不容易。



對於這次台中海線案,她說明,台中是全台案量最多的行政區之一,台中房市確實有出現相對走軟的狀況,特別是投資型2房產品,近期已經傳出不少個案雖未降價,卻已經送起裝潢,達到實質降價。



相較過往業者爽快降價,這波降價除受成本考量外,許多個案在考量實價定錨效應,擔憂降價造成後續副作用,恐怕才是一大關鍵。



台中剛需不如蛋黃區 中小型建商受衝擊大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,近一年來房市受到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的箝制,買氣明顯下修,尤其是推案量大的蛋白區,像是台中海線的沙鹿、清水、梧棲等地,量縮幅度相對鮮明,隨著銷售表現下滑,業者資金回收的速度恐不如預期。



他強調,若業者本身的財務體質羸弱,就容易出現財務缺口,導致建案暫時停工,甚至有倒閉之虞。



由於台中海線地區在短短4、5年間,房價一路從1、2字頭調漲到3、4字頭,但剛性需求卻不如蛋黃區,因此在景氣盤整之際,買氣萎縮也更明顯,加上海線地區土地成本相對低,吸引不少中小型建商推案。



然而,中小型建商的財務狀況相對脆弱,因應景氣變化的能力有限,受打炒房的衝擊也相對較大。



陳定中指出,除了買氣下滑影響資金回收速度外,央行下調建商的餘屋貸款成數,也對建商財務調度造成壓力。現今建商的餘屋貸款上限僅3成,可抵押調度的週轉金十分有限,且中小型建商的推案規模不大,可取得的餘屋貸款資金更少,在銀彈緊縮之下,財務風險也就更顯著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七都20大空屋區 這裡最多2025/08/06發佈

全台近期邁入大交屋潮,各地空屋情況逐漸湧現。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統計,盤點七都2024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資料,盤點各行政區數量較多的20處行政區。其中,以桃園市中壢區達1.8萬宅位居七都龍頭,並以桃園市龜山區年增1,888宅最多。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,自疫情後房市多頭的建商推案多集中於近期交屋,近年來最大交屋潮適逢房市急凍,令有重劃區議題的縣市出現大量空屋。



內政部利用房屋稅籍資料與台電用電資料,將每年11、12月平均用電度較少住宅,界定為低度使用(用電)住宅。據資料顯示,全台2024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共達91.4萬宅,與2023年同期相比約增加6.4萬宅。據統計,桃園市2024年下半年低度使用住宅約達8.7萬宅,相較2023年同期約增加8,160宅,不管是宅數或增加數量在七都中不算多數,惟該市中壢區2024年下半年低度使用住宅達1.8萬宅,位居七都冠軍,同時該市龜山區2024年下半年低度使用住宅年增1,888宅,增加數量亦是七都龍頭。賴志昶補充,中壢本身具有青埔重劃區議題,至於龜山則以機場捷運A7站重劃區著稱,兩者在疫情後一直都是推案熱區,推案量巨大之下,又於去年下半年起陸續交屋,令區域留下不少空屋,惟這些低使用度住宅是否會對重劃區形成賣壓,還有待時間檢驗。



另據統計,高雄市2024年下半年低度使用住宅達12.3萬宅,相較去年同期一年增加1.1萬宅,為七大都會區中增加數量最多者。賴志昶觀察,高雄增加較多低度使用住宅的行政區,以鳳山區為首,該區為高雄人口最多行政區,在地換屋、首購需求濃厚,吸引建商進駐,但區域房價亦有所拉提,加上部分大型建設利多並未完全體現,適逢去年下半年全台買氣漸緩,令剛需客群出手較為謹慎。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,觀察歷年來全台低度使用住宅變化,在疫情後的房市大多頭之後,於2022年上半年開始呈現緩升趨勢,並以面積20坪以下、屋齡5年以下物件比例最高。她建議,此類小宅雖說近期成為房市供給大宗,惟實際是否符合居住者需求,且轉手是否頗具難度,這些都是購屋者未來需多做考量的因素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開價比實登多50萬,為何沒人出價?專家揭密:你可能踩了這3大地雷!2025/07/31發佈
房市示意圖

開價比實登多50萬,為何沒人出價?專家揭密:你可能踩了這3大地雷!



一位屋主最近陷入困惑:他參考實價登錄行情後,開價僅比最新成交價多50萬,甚至表明「只要接近實價登錄價格就願意賣」,但房子掛售一個月,連看房的人都寥寥無幾。究竟是市場太冷,還是開價策略出了問題?本文從「買方心理」、「市場趨勢」與「物件競爭力」三大面向,解析為何你的房子「沒人出價」,並提供實戰解方!



關鍵分析1:你的「實價登錄」可能過時



「實價登錄≠即時行情」



實價登錄資料通常有1~3個月的滯後性,若近期市場已轉冷,最新成交價可能已低於你的參考基準。



2025年受升息與政策緊縮影響,部分區域房價開始鬆動,買方預期「還能再砍」,因此對「+50萬」的開價無感。



銀行鑑價可能更低



買方貸款時,銀行會重新估價,若鑑價結果低於你的開價,買方需自備更多頭期款,自然降低出價意願。



解方:重新確認「有效行情」



查詢「近3個月」同社區、同屋齡成交價,而非「最新一筆」。



主動詢問房仲:「最近帶看的買方,預算都落在哪個區間?」



關鍵分析2:買方市場下,「+50萬」仍是高姿態



買方心態轉變



當前房市偏向買方市場,買方普遍認為「開價只是屋主的幻想,成交價必砍」。



若周邊有類似物件開價「貼實登」或「低於實登」,你的房子會直接被比下去。



「+50萬」心理門檻



對買方來說,「+50萬」可能被解讀為「屋主還想賺一筆」,而非誠意出售。



尤其總價1000萬內的物件,50萬差距=5%溢價,已超出多數買方接受範圍。



解方:調整開價策略



直接開「實登價」:吸引更多買方看房,創造競價機會。



註明「誠意可議」:降低買方議價心理障礙。



關鍵分析3:你的物件可能「輸在細節」



隱形競爭:別人比你更會包裝



若同社區有類似物件,但裝潢更新、附傢俱或車位,買方自然優先考慮競爭品。



照片、文案若不夠吸引人,連帶看量都拉不起來。



「硬傷」沒被正視



屋齡過高、格局不佳、管理費昂貴等缺點,若未在開價上反映,買方會直接跳過。



解方:強化賣點,直面缺點



重新拍攝專業照片:突出採光、空間感等優勢。



主動降價「5%~10%」:若硬傷明顯,用價格換取買方妥協。



提供彈性條件:如「含部分傢俱」、「配合買方交屋期」。



實戰建議:2招打破僵局



1. 「換房仲試水溫」



若原房仲帶看量低,可嘗試委託第二家,比較誰更積極推銷。



2. 「鎖定精準客群」



例如:若物件適合首購族,強調「低自備、近學區」;若適合退休族,主打「電梯、無障礙空間」。



在買方市場,賣房不是比誰撐得久,而是比誰更懂買方要什麼!



你的房子一個月沒人出價,與其歸咎「市場冷」,不如重新檢視:



開價是否真的符合「當前」行情?



物件是否有「致命傷」卻沒調整價格?



房仲是否認真幫你推銷?



市場永遠是對的,與其堅持『我覺得值得』,不如用買方的角度,重新定義你的房子價值。



若調整後仍無起色,可能反映區域需求真的萎縮,這時「果斷降價」比「無限期等待」更聰明。畢竟,房市沒有賣不掉的房子,只有賣不掉的價格!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老公寓為何夯?專家:8成買氣靠這群人撐 4優勢受青睞2025/07/31發佈
首季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購屋客群,有逾8成是50歲以下的購屋族,又以40至50歲購屋客群為最大宗。資料照

相較於貴鬆鬆的預售屋和新成屋,老公寓近年來備受青睞!房仲業者根據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,今年首季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購屋客群,以50歲為分界,有逾8成是50歲以下的購屋族,其中以40至50歲購屋客群為最大宗、占比35.7%,且近五年來年增約2.9個百分點,有逐漸增加的趨勢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,眼見房價高漲,不少年輕人購屋傾向「先買老、再換好」,老公寓雖然屋況舊,但價格親民、公設比低,在雙北等高房價都會區,預算有限的年輕客群,只能向低價老屋靠攏,使得老公寓購屋客群走向年輕化。



張旭嵐表示,老公寓多位於市中心的蛋黃區,生活機能成熟、交通便利,對依賴市區機能、頻繁社交活動的年輕購屋族來說頗具吸引力;另外,老公寓具備都更危老重建價值,更成為自住投資兩相宜的置產選擇。


房仲業者統計,今年首季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購屋客群,以50歲為分界,超過8成是50歲以下的購屋族,又以40至50歲購屋客群為最大宗。台灣房屋提供

房仲業者統計,今年首季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購屋客群,以50歲為分界,超過8成是50歲以下的購屋族,又以40至50歲購屋客群為最大宗。台灣房屋提供

再觀察50歲以上的高齡客群,老公寓人氣占比不到2成,且隨著年齡層越高、占比越低,70歲以上客群僅剩0.4%,尤其近五年來,高齡客群佔比呈現負成長,對老公寓接受度明顯降低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指出,50歲以上的退休族,財富收入有一定程度,早年持有的老公寓也增值,考量老公寓多無電梯,不利高齡居住,如購屋預算充足的情況下,多半會以有車位的大樓產品為優先,人生下半場出現「賣公寓,換大樓」的換屋規劃。



此外,部分銀行核貸設有內規,貸款人年齡加上屋齡以不超過75至85年為原則,市場中古公寓屋齡多在30年以上,貸款人年齡如超過50歲以上,較容易在銀行核貸條件卡關,不易吸引高齡者進場。



李家妮說,內政部規劃於今年第4季推出「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」,針對屋齡超過30年、樓高4至6層且經初評結構安全的集合住宅,提供修繕經費補助,其中包含加裝無障礙設施、立面修繕等項目,有助讓長者無須面臨換屋壓力、青年也能回流居住,推估影響老公寓結構性買盤再變化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房市世代斷裂:繼承潮吞噬交易量 無產青年陷購屋絕境2025/07/31發佈
房市示意圖

房市世代斷裂:繼承潮吞噬交易量 無產青年陷購屋絕境



台灣房市正經歷一場「財富世襲化」的無聲革命。最新數據顯示,全台房屋移轉中高達30%來自繼承或贈與。這種從「市場交易」到「家族傳承」的結構性轉變,不僅讓建築業與房仲業陷入生存危機,更將造就「有房世代」與「無房世代」的永久性社會斷層。



這波繼承潮背後是三重結構性困境的疊加:



1. 高齡化海嘯: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,65歲以上人口突破20%,帶動繼承移轉登記量連年創高。



2. 政策失靈: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將換屋族第二戶貸款成數壓至50%,加上土增稅負擔沉重,迫使家庭選擇「不交易、等繼承」的消極策略。



3. 財富固化:台北市精華區老宅透過繼承世代傳承,形成「家族資產池」,年輕族群若無家族奧援,購屋門檻已等同天塹。



市場生態鏈正遭遇毀滅性重組:



建商困境:預售屋交易量暴跌7成,中小型建商資金斷鏈風險激增,全台已出現多起「工程達9成仍倒閉」的爛尾樓案例。



房仲轉型:傳統買賣業務萎縮,部分業者轉向「繼承諮詢」服務,協助處理複雜的產權分割與稅務規劃。



稅收失衡:繼承移轉的土增稅、契稅遠低於買賣交易,地方政府稅基持續流失。



最嚴峻的挑戰在於社會流動性窒息:



居住世襲制:信義區、大安區等精華地段老宅,透過繼承形成「家族永續資產」,市場流通性凍結。



青年絕望感:30歲以下族群僅8.3%擁有自宅,其中逾7成靠父母資助,無家族奧援者購屋機會趨近於零。



政策兩難:過度緊縮恐引發建商倒閉潮,鬆綁又怕炒房再起,政府陷入「打炒房」與「救產業」的雙重困局。



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,當前房市已進入「冰火共治」的矛盾階段:



精華區老宅因繼承潮導致供給稀缺,價格僵固



蛋白區新案在資金斷鏈壓力下,恐現「骨折式拋售」



若第三季經濟成長率轉負,可能觸發系統性風險



打破僵局需多管齊下:



1. 稅制改革:提高繼承不動產的持有成本,促使閒置老宅釋出。



2. 差別管制:對首購、換屋族放寬貸款限制,精準打擊投機而非剛需。



3. 都更加速:透過公權力介入老宅更新,增加可負擔住宅供給。



專家建議,這場房市結構革命已超越單純的經濟議題,成為威脅社會穩定的未爆彈。



當「努力買房」的傳統階級流動管道被封死,台灣需要更根本的居住正義解方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新北租賃行情逆勢上升 五股、蘆洲租金超越信義區2025/07/31發佈

住商機構表示,房市進入盤整期,但租屋市場卻持續蓬勃發展,根據內政部統計,全台截至2024年底所有行政區中,新北市汐止、蘆洲、五股、林口等區域租金中位數,與台北市內湖、松山等蛋黃區並列最高,甚至贏過台北市信義區。



住商機構今天發出新聞稿指出,此次以「租金中位數」觀察各地租金水準,也就是將所有租金由低至高排序後,位於正中間的金額,可反映區域整體租金行情,不受極高或極低租金影響。



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,全台各行政區若不分房屋類型,租金中位數排行前25名都位於雙北市,其中新北市汐止、蘆洲、五股、林口、台北市內湖及松山等區租金中位數皆達1.5萬元,並列全台最高,之後依序為新北市新店區1.43萬元、台北市信義區1.4萬元、台北市北投區1.4萬元以及新北市土城區1.35萬元。

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,新北市汐止、蘆洲、五股、林口等行政區建設日漸齊全,吸引通勤族群移入,加上新屋供給大,使租金行情與蛋黃區並駕齊驅。



賴志昶指出,自去年底全台買氣陷入觀望,但租賃行情逆勢上揚,尤以新北市行政區表現最為出色,原因有二,一是部分行政區近年受惠軌道經濟,與北市通勤時間漸縮短,例如林口;二是部分區域有鄰近產業園區等優勢,成上班族群首選,如汐止區有鄰近科技重鎮優勢,租屋市場需求大增,進而衝高租金價位。



至於五股、蘆洲等區域,住商不動產台北五股加盟店店長黃威鳴補充,五股有鄰近台北市的優勢,且有重劃區議題,租屋市場有不少新成屋供給,支撐區域租金水準,使租金明顯超越北市舊城區。



蘆洲區因捷運蘆洲線帶動,加上區域機能齊全,成為青年族群首選,市場競爭激烈,推升租金。



賴志昶提醒,新北市行政區生活機能逐漸提升,加上大眾交通日漸完備,租金價位持續走揚;相對台北市蛋黃區屋況普遍老舊,難以吸引年輕租屋族群,導致雙北租金界線逐漸模糊,預估不久未來將出現更多蛋白區租金反超蛋黃區的現象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第1頁2022最後頁
共29584筆/共2959頁
聯絡資訊
地址:桃園市桃園區國際路一段1059號
電話:0988-925-196 王碧如
0988-925-196 王碧如客服電話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大桃園土地房屋.tw-Web-QR-Code
Line QR Code
http://www.大桃園土地房屋.tw-Line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1,465,607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桃園區房地產,桃園區房地產買賣,桃園區房地產出售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